[我国信用体系的构建策略包括]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时间:2019-07-14 资讯 点击:

  摘要:信用是市场经济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有效规范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令人瞩目的亮点。然而,在发达国家逐渐进入“信用经济时代”的浪潮中,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的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信用缺失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关键词:信用缺失;原因;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必具要素,有着真金白银般的价值。社会呼吁“信用经济”的舆论日益高涨。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尖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
  一、信用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信用的法律约束乏力
  法律是社会信誉与公平的一道防线,其目的是让守信者因守信而获得回报,让失信者因失信而受到重创。但我国当前信用缺失现象严重的一个根本原因则是法律的约束力不够。
  第一,尚未建立与信用管理直接相关的法律,针对信用方面的立法严重滞后。在立法方面,我国缺少与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立法,现行的法规仅对部分信用行为的债权提供保证,不能涵盖全部信用行为。
  第二,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不严,守信收益不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失信行为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有的国有企业欠贷款不还,银行没办法处罚,有的不了了之,造成失信者有利可图,即失信成本低。相反,由于社会尚缺乏相应的风险评级机制,信用好的企业与信用差的企业无法区分,诚信的企业和个人甚至被视为“傻子”,守信者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失信者未受到严厉的谴责和惩罚,失信的成本远远低于收益。这就助长了失信的气焰。
  第三,法律的执行不力。一些基层法院受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影响,在司法过程中有意偏袒本地企业,审判的公正性受到了质疑,法律的正义性受到了歪曲,成为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重审判轻执行的现象在民事经济案件中较为普遍。债权人即使胜诉,也往往因裁决难以执行造成守信的成本加大。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在客观上是对失信者的纵容。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远未最终形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规则、秩序尚在摸索和完善之中。因而,市场自身的缺陷和体制的不健全就会直接影响到信用缺失。
  第一,产权制度存在缺陷(转 载于:wwW.bjyld.com 月亮岛教育网 : [我国信用体系的构建策略包括]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建议)。产权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产权模糊和产权保护不够。一方面,信用制度必须建立在产权明晰、产权监护人落实的基础上。产权是对财产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经济主体拥有了产权,拥有了对财产的所有权和处置权,才是真正的债权人和债务人,才可以建立真正的信用关系。一直以来三角债和不良信贷资产节节攀升,这与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产权制度本身是息息相关的,如果现行产权制度保持下去,经济主体就不必负责任,既然同属国有,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之间的契约关系似乎是“内部交易”,无法区分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两者的交易无非是从一个口袋转移到了另一个口袋。等到企业严重亏损时也无产可破,无责任可承担。另一方面,由于产权缺乏有力的保护,因而经营者往往表现出追求短期利益的倾向,而信用的基础是人们对长期利益的关注。一旦经济主体不注重对长期利益的关注,信用的基础也就被摧垮。
  第二,信用中介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双重不足的局面。一方面社会信用服务行业的社会需求不足,社会和企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十分有限。企业使用信用产品的意识普遍淡薄,社会其他经济主体大多缺乏利用信用产品保护经济交往中的利益。另一方面,就信用服务的供给而言,目前国内还缺少有实力能提供高质量信用服务的机构或企业,整个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培育缺少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低。
  (三)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普遍缺乏
  在我国,虽然诚实守信始终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倍受推崇的美德。但是,由于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因此,无论是企业、消费者个人还是政府组织,都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的培养,在社会上没有树立起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信用的缺失就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另外,人们追求的目标已经转为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们从“大公无私”的政治理念转向讲求个人利益的经济理念,由此产生了利益最大化原则与伦理道德原则冲突与矛盾,使社会信用遭到冲击。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前提。在信息结构不对称的条件下,交易双方中有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那么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理念的驱使下,只要失信的收益大于成本,或者说守信的成本大于收益,那么就会有失信行为发生。即使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人们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选择也会诱使失信行为发生。比如盗版光碟的现象,正版光碟与盗版光碟的收视效果没有太大的区别,而盗版光碟的价格远远低于正版光碟,人们明明知道是盗版的也愿意购买。由此,导致欺骗等机会主义行为的昌盛。
  二、信用缺失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一)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效益,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信用缺失意味着维系市场的契约失衡,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制度安排遭到破坏。一是直接导致大量自利而使交易活动中利益冲突和决策冲突不可避免,摩擦增大,无形中增加了沟通的成本。二是在交易过程中的许多细节上所达成一致所需的谈判成本增加。三是由于在交易过程中,对那些可能奉行机会主义的代理人施加直接的防范和控制,就需要付出高昂的监管成本。一旦信用缺失,交易过程的运作就变得较为困难,为应付无信用状态,成立专门的追账队伍、打假队伍和法律维权队伍等。这实际上导致效益的下降。而且广义的看,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都具有一种合作行为的意义,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合作体系,但这种意义上的合作是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实现的,这种合作也必然会节省信息收集、谈判、交易和监督的费用。如果人家都不合作,则必然陷入“囚徒的困境”,也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导致了国内需求的不足
  消费者信心的丧失直接导致投资和消费的减少。信用环境不好,制约着投资,消费。老百姓把自己的钱袋子捂得更紧,以放贷为生的银行不得不“惜贷”。企业不敢轻易投资,外资进入疑虑重重。而且,更令人忧虑的事,种种不讲信用所造成的危害,都将加剧“失信有所得,守信却有所失”的扭曲信号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冲击,信用体系的瓦解,使得交易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会引起交易者信心的丧失,进而减少投资和消费,也就会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损害。
  (三)导致了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下降
  首先,我国已经加入WTO,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其有很强的吸引力,但WTO最核心的价值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机制和一整套信用体系。信用缺失,就会使得外国投资者感到困惑担心,不敢与我国经济主体做生意或进行投资,使之加大投资的成本,从而增加我国企业拓展国际贸易的困难。其次,信用缺失也会导致我国企业很难采用灵活的贸易结算方式,有些甚至不得不退回到现汇结算,甚至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严重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再次,部分惟利是图的商贩以次充好,把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推向国外,败坏了我国商品的声誉,影响了我国商品的国际形象,使我国优质商品难以开拓国际市场。另外,信用环境的缺陷还会加大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加大其参与国际竞争的成本,使其不得不在价格上做出牺牲,从而降低了企业利润。
  (四)信用缺失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延缓了市场化进程
  信用经济秩序的混乱,正常的市场信号受到了扭曲,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因此大打折扣。政府利息税、增发国债和加薪等措施,力图拉动民间投资和消费以扩大内需,但由于信用缺失导致对预期的不确定性,使企业不敢投资,银行不敢放贷,消费者不敢消费,制约了政府以扩大内需为目的的调控作用的发挥,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同时,票据市场的失信和欺诈,各种证券诈骗,以及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进行的非法集资行骗,都严重地影响社会的稳定。由于这一系列信用的缺失,大大延缓了我国市场化的进程,威胁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三、治理信用缺失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我国的信用法律体系
  首先,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抓紧制定一部总揽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法。对我国信用机构的设置,信用管理体制的模式,信用行为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主体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地位、权利与义务以及失信行为的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其次,着手修改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有冲突的部分现行法律和法规,并对一些过时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和信用制度建设的法规特别是保护部门利益的规章要及时予以废止或修订最后,要建立起信用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失信惩戒机制。严格失信惩戒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和运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依法行使对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做到“闯红灯者受罚”,加大企业或个人失信的成本,迫使其行为趋向守信,让守信成为守信者的通行证;另一方面要运用市场机制发挥惩戒作用。如果我们的政府和市场建立起严格的惩罚机制,失信行为就会大大降低。
  (二)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政府信用是最大的信用,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打造“诚信中国”,政府必须率先垂范,积极主动地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大力建设有限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同时,政府不应再干预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是制定经济活动的规则,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不应再热衷于地方保护,而应大力提倡并推进诚实守信。
  (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首先要做到产权明晰,产权清晰使得企业有独立的财产权,外部效应的内部化使企业有动力去采取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经济行为。同时,为了持续经营,企业会让诚信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赢得长久的经营地位。加强对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明确法人财产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彻底改变“企业和银行都是国家的,国有企业欠国有银行的钱可以不还”的思想。其次,要大力发展专业资信机构,为社会提供信用服务。1999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资信评估公司,该公司建立了一些较为完善的信用制度,规定企业办理银行贷款必须有信用报告,并将此作为授贷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这一系统对有效降低企业信用危机具有积极作用。第三,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同时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进行信用考核记录,积极推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第四,建立金融信用考评和中介评估体系。凡要引进资金、贷款都要有考评部门的考核结果,并取得信用等级后才能贷款。同时建立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体系,实现风险共担,共同发展。
  (四)广泛倡导诚信观念,培育全民信用意识,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
  良好的信用关系是构筑在诚实守信的群体基础上的,因此要加强全民信用文化教育,造就诚实守信的社会秩序,养成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风气,切实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信用危机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以诚信原则为中心,建立起社会主义的道德评价标准,用以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让每一位公民把是否诚实守信作为衡量道德好坏的标准之一,促使人们自觉做到诚实守信。
  参考文献:
  [1]邹玉香.民营企业信用缺失成因探析与治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07).
  [2]张翠.论信用缺失及治其理路径[J].法制与社会,2009(04).
  [3]张维迎.信誉在管制中丧失[J].中国改革,2001(09).
  [4]赖辉荣,苏雪萍.信用缺失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2(05).
  作者简介:白 桦(1982-),长春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货币银行,经济改革(转载于 :wwW.bjyLD.com 月 亮岛教育网: [我国信用体系的构建策略包括]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热门标签: 我的信用 信用中国 信用贷款
《[我国信用体系的构建策略包括]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我国信用体系的构建策略包括]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建议.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