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中学_浅谈陇东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19-08-02 资讯 点击:

  【摘 要】陇东秧歌又称“徒手秧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众多舞蹈家多次采风、收集归纳,形成了早期陇东秧歌的基本理论和表演形式。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艺术形态的变迁,陇东秧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逐渐萎缩,陇东秧歌艺术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极大困难。本文主要通过探索和研究陇东秧歌的艺术特征和表演形式,紧紧围绕陇东秧歌的起源与历史背景下的发展过程,广泛收集整理陇东秧歌的新内容,努力在丰富陇东秧歌舞蹈的表现形式上、实践内容上取得突破。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65-02
  一、陇东秧歌的起源
  “陇东”泛指陇山以东、六盘山以东的甘肃地区,位于陕甘宁交界处,现指庆阳平凉一带,陇东地区地域广袤无垠、人文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民族农耕文化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陇东地区的民俗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有秧歌、剪纸、刺绣等众多民俗艺术形式,其中陇东秧歌尤为突出。
  陇东秧歌又称徒手秧歌,流传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一带,是北方秧歌中的一种,它起源于北方古代劳动人民的祭祀活动,舞者双手不拿任何道具,在田间地头随性起舞,所以起名“徒手秧歌”,也称“陇东秧歌”。徒手秧歌除具有较强的民俗性、群众性、融合性外,还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简洁的服饰、诙谐调侃的肢体语言、简练的动作、朴实的表演,无不彰显东方民族的古朴与清新、粗犷与细腻的原生态审美意识。
  二、陇东秧歌的艺术特征及表现形式
  (一)陇东秧歌的艺术特征
  陇东秧歌的艺术特征主要来源于生活,是在紧密结合西北地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陇东秧歌的动作主要分为手臂动作、步伐动作、腰的动作,其中手臂动作尤为突出和丰富。手臂动作主要有:甩臂、绕臂、抻臂、缠臂等动作;步伐动作主要有:十字甩手、蹬跨步、扭跳步等;腰的动作主要有:扭、风摆柳等。通过以上动作不难看出陇东秧歌所提炼出的动作都是来源于农耕过程,来源于生活,更彰显出动作中诙谐幽默的风格特征。
  (二)陇东秧歌的表现形式
  陇东秧歌早期一般是在新年伊始、祭祀祖先、举办庙会等重大节日或集体性祭祀活动中表演。表演者多为当地群众,舞蹈形式随意性也较大,多数在表演中仍借鉴的是农耕劳作中的动作,且愈夸张愈好,以博得众人的称赞。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陇东秧歌逐渐从无定式随意歌舞转化为有一定模式、有固定程序、有主题动作的秧歌舞蹈。陇东秧歌其舞蹈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表演者上肢双臂“甩、缠、转”,下肢腿部“跨、颠、颤”,以及全身的“拧、扭、抻”等动作体态来表现舞蹈动作和舞蹈形态,整个舞蹈呈现出特有的地域特点和粗犷朴实的舞蹈风格,通过舞蹈可以充分体现出西北地区群众的热情、爽朗的性格特征。纵观整个舞蹈表现形态和基本主体动作,都是由普通劳作过程中所发掘提炼而来,比如“蹬步”、“跨步”等基本下肢步伐,就是源于陇东地区特有的地貌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民群众在劳作、生活中经常要翻山过沟,所运用的动作就是跨步、蹬步,腿部要集中力量蹬跨才能越过复杂的地理区域,每跨一步就好像跨过了山沟,每蹬一步就如同登上了山峰。上身动作亦是如此,双臂张开,或甩或转,如同攀登时、疾走时手臂用力一般,动作时而小且有力,时而大且粗犷,双臂甩转幅度小时,上肢形态细腻柔美,幅度大时豪迈洒脱,充分呈现出陇东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整个陇东秧歌发力均以双臂为主,双臂扭动小时步伐也紧跟着小,双臂甩动大时步伐也跟着扩大,整个身体也随之加大幅度,肩与双臂的交叉扯动,也附带着整个身体步伐的来回扯动,头一低一抬,低时身体微曲、抬时充分伸展,整个身体的扭、拧,手臂的甩、抻,腿部的蹬、跨,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融入在整个舞蹈中,伴随着身体的晃动,便构成了陇东秧歌大体的动作韵律和体态风格。陇东秧歌在表演时还非常注重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力的双重结合,即吸取生活中的简单动作,又将其改编扩大,表演时具有很强的内在思想感情,所有喜乐均由心生,通过舞蹈的展示,呈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饱含生活气息的、独具风格特色、别于其他秧歌特征的陇东秧歌独有形态。
  三、陇东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一)陇东秧歌的传承
  1.陇东秧歌的挖掘。陇东秧歌的传承首先要做好原始素材的挖掘、积累和收集。例如:深入到当地老艺人家中模仿原始动作、共同探讨,全面掌握陇东秧歌的原始素材,熟知背景故事和发展由来,从动作形态、内在情感、舞蹈队形等方面入手,梳理体系化的陇东秧歌舞蹈脉络;去当地观摩、参与节日庙会,从一些即兴的表演里,发现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创新点;将所看、所听、所想到的内容整理、收集、归纳,作为最原始的素材以备用。
  2.陇东秧歌的传承。(1)媒介传播是陇东秧歌传承的重要通道。陇东秧歌的传承要在原生态动作的基础上允许不同的尝试和创新。这既包括陇东秧歌内容上的创新也包括传播手段上的创新。审美性是陇东秧歌传承的首要原则,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兰州演艺集团前几年将陇东秧歌素材加以丰富、改编、创新,创作出舞蹈《红柳》,演出后反响热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该舞蹈,把一些原生态的东西大胆创新,运用现代思维方式,重新给陇东秧歌赋予符合当下的气息,时代感的新内容,既强化了原生之态,又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承。(2)教学是陇东秧歌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何将陇东秧歌在教学中传承,首先要抓住其风格特点,这是传承的中心问题。例如:陇东秧歌中手臂的抻,动作的节奏一定要短促、感觉要俏皮,这就是它的特点,在舞蹈当中一定要抓住(转载 于:wwW.bJylD.com 月亮岛教育网 : 陇东中学_浅谈陇东秧歌的传承与发展)。课堂教学中掌握陇东秧歌的形态、神态是重点,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些形态、神态背后的深层涵义,这就需要文化的支撑。在教学中陇东秧歌文化背景的切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陇东秧歌的教学传承不仅仅是停留在肢体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而是要从文化的深层次上进行文化背景的拓展。让学生不仅要了解动作的来源,更要了解动作背后的故事及其渊源,以增强学生的舞蹈文化底蕴,使学生整体掌握陇东秧歌的精华,内外兼修,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身心合一地表现出陇东秧歌的风格特征,使陇东北秧歌形态在舞蹈文化的支撑下更有内涵,更富活力。
  (二)陇东秧歌的发展
  1.大众化方向(转载 于:wwW.bjYlD.com 月亮岛教育 网: 陇东中学_浅谈陇东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可尝试将陇东秧歌引入群众日常健身舞蹈、广场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当中,以通俗为主要特征,动作简单易学、自娱性强。这个方向是以已形成的、具有一定主题动作、形式的陇东秧歌为基础的大众自娱舞蹈。
  2.专业化方向。主要是为专业院校的课堂服务,从陇东秧歌中提炼动作元素,把握风格特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教学,以高雅为主要特征,注重其舞蹈的技术,这就是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为代表的“学院派”民间舞。这个方向是以民歌、史诗中存在的思想和主题,以现代的形象视角创作出表现当代舞蹈家艺术思想情感和观念的舞蹈新作。
  陇东秧歌的文化背景是推进陇东秧歌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与实践相结合,把陇东秧歌体系化、教学标准化和表演专业化的教学体系推进大中专舞蹈院校课堂,逐步将陇东秧歌作为我省专业化教学的特色品牌,既是对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推动民俗民间舞蹈的发展,使陇东秧歌在发掘、传承、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得到壮大,推�勇ざ�秧歌成为我省的一颗舞蹈艺术璀璨明星。
  参考文献:
  [1]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张芳.陇东秧歌的文化内涵与风格特征[J].陇东学院学报,2010.21(2):122-123.
  [3]张芳.陇东秧歌动作符号的文化解读[J].陇东学院学报,2015(6).
  [4]王伟.浅谈陇东徒手秧歌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含义[J].黄河之声2016(2).
  [5]魏征.隋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97.

热门标签: 陇东唢呐 陇东唢呐全集
《陇东中学_浅谈陇东秧歌的传承与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陇东中学_浅谈陇东秧歌的传承与发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