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树病虫及管理技术_花椒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时间:2019-08-02 资讯 点击:

  摘要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对花椒栽培中危害性较大的病虫害种类、危害特点、防治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花椒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 花椒;病虫害;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127-02
  花椒属芸香科花椒属,是重要的食用调料、香料、油料、药材等多用途经济树种,也是林州市经济林中的主栽树种,在林州市北部、东部及南部浅山区均有大面积栽培。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及林州市坡地经济工程的实施,林州市花椒栽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栽植面积进一步增加。据统计,目前林州市共栽植花椒逾2 666.67 hm2,其中进入结果的花椒树约2 000 hm2,年产干花椒1 875 t,平均干花椒产量937.5 kg/hm2,收入达3.75万元/hm2。由于其投入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林州市山区已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栽树种及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受花椒栽培面积增加、气候异常、管理粗放等因素影响,花椒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给花椒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为指导花椒病虫害防治工作,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对花椒栽培中发生普遍、危害性较大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特点、防治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1 叶部虫害
  1.1 花椒跳甲
  1.1.1 危害特点。花椒跳甲[Podagricomeala shirahatai(chujo)]属鞘翅目叶甲科,以幼虫潜居叶内取食叶肉,受害叶片变黑脱落,成虫取食嫩叶,在山区常大发生,对花椒树生长、花椒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1]。
  1.1.2 发生规律(转载于 :wwW.bjYLd.com 月亮岛教育网 : 花椒树病虫及管理技术_花椒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该虫在林州市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3~6 cm深的土壤内、石块下及草丛内越冬,4月上旬成虫出蛰危害,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于叶背尖端,聚集成块,每块约15粒,上覆盖绿褐色硬盖式胶状物或粪便。卵期15~20 d。6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初孵幼虫不出硬壳直接潜入叶内危害。幼虫“一”字型排列,群居危害,在短时间内可将叶肉吃光,仅留上、下表皮及叶脉,后期幼虫分散危害。危害时,可从孔口排出头发丝一样的粪便,长3~15 cm,吊在叶背。1头幼虫可为害多个叶片。幼虫6月下旬化蛹,蛹期15 d,7月中旬为第1代成虫发生盛期,9月中旬第2代幼虫出现,9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化蛹,10月上旬第2代成虫出现,成虫为害叶片至10月中下旬,后入土越冬[1]。
  1.1.3 防治方法。①地面施药。根据该虫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冬、化蛹习性,于4月上旬越冬成虫出土前或6月下旬、9月中下旬1~2代老熟幼虫落地化蛹前,地面喷施25%辛硫磷粉剂,喷洒后浅锄或耙匀,可杀死出土成虫、老熟幼虫及蛹[2]。②树上喷药。于各代成虫发生期,树上喷2.5%溴氰菊酯2 000倍液进行防治,视情况喷1~2次。
  1.2 黄连木尺蛾
  1.2.1 危害特点。黄连木尺蛾[Culcula panterinaria(Bremer et Grey)]属鳞翅目尺蛾科,为害核桃、黄连木、花椒等,以幼虫取食花椒叶片,大发生时可将叶片吃光,严重影响产量。
  1.2.2 发生规律。该虫在林州市1年�l生1代,以蛹在树干附近的土壤内、石块下越冬,6月下旬至7月为成虫羽化高峰,7月中、下旬为产卵高峰,幼虫于7月上旬孵化,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老熟幼虫8月中旬化蛹,盛期为9月上旬,末期为10月下旬。
  1.2.3 防治方法。①在成虫发生期,利用成虫趋光性,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②在初龄幼虫期,叶面喷施20%灭幼脲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 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1.3 花椒凤蝶
  1.3.1 危害特点。花椒凤蝶(Papilio xuthus Linnaeus)属鳞翅目凤蝶科,以幼虫取食花椒嫩芽及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引起树势衰弱和严重减产。
  1.3.2 发生规律。该虫在林州市1年发生2~3代,以蛹在枝干茧内越冬,3月底羽化为成虫,5月底第1代幼虫老熟化蛹,后世代重叠。卵产于叶背或叶表面,卵期7 d。初孵幼虫取食嫩叶,将叶片咬食成小孔,或从叶边缘取食,大龄幼虫将嫩叶全部吃光,老叶仅留叶脉。幼虫老熟后停止取食不动,脱皮化蛹。蛹斜立于枝干上,一端固定,另一端悬空,并有丝缠绕[2]。
  1.3.3 防治方法。幼虫防治可参照黄连木尺蛾防治(转载 于:wwW.bjyLd.com 月亮 岛教育网: 花椒树病虫及管理技术_花椒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2 枝梢病虫害
  2.1 花椒蚜虫
  2.1.1 危害特点。危害花椒的蚜虫种类较多,以棉蚜(Aphis gossypii Glsover)危害较为严重。该虫以若虫、成虫为害椒树嫩枝、叶及幼花、幼果。椒树被害后,生长发育不良,致使落花落果、产量降低,严重时感染煤污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降低椒树坐果率,个别年份受害严重的椒树,减产可达70%左右,使经济林效益大大降低。
  2.1.2 发生规律。该虫在林州市1年发生20多代,以卵在木槿、花椒、石榴等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3―4月)卵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进行孤雌胎生,繁殖3~4代,4―5月间产生有翅胎生雌蚜,飞到菊花、棉花等夏季寄主上危害,并继续孤雌生殖。晚秋(10月)产生有翅迁移蚜,从夏寄主迁移至冬寄主上,产生有性无翅雌蚜和有翅雄蚜,交配后产卵,以卵越冬。
  2.1.3 防治方法。①化学防治。于春季卷叶前或蚜虫发生高峰期,进行叶片喷雾防治,常用药剂为10%吡虫啉粉剂1 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 000~1 500倍液。②保护天敌。瓢虫、大草蛉是蚜虫的天敌,应注意保护。
  2.2 花椒煤污病
  2.2.1 症状。花椒煤污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幼果及嫩梢。发病初期,叶片、果实、枝梢的表面出现椭圆形不规则黑褐霉斑,随着病菌的繁殖、扩散,霉斑逐渐扩大,形成黑褐色霉层,霉层覆盖叶面,使叶片光合作用受阻,严重时叶片失绿,造成树体早期落叶、落果和枯梢[3]。   2.2.2 发病规律。该病由小煤炱属(无性阶段曾称Fumago sp.)为主的真菌侵染引起。病菌孢子在花椒叶片和枝条表面附着,在多湿、高温、荫蔽的环境下,孢子萌发形成菌丝,菌丝进而生长,产生更多的孢子并扩散,覆盖在叶片表面,阻碍叶片光合作用。此病菌多从蚜虫、介壳虫的分泌物中吸取营养,常伴随蚜虫、介壳虫的活动而消长。
  2.2.3 防治方法。一是合理修剪,保持树体通风透光,抑止病菌生长。 二是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消除病菌营养来源,抑制病害发展。 三是发病初期,喷施0.3~0.4 °Bé石硫合剂,或200倍过量式波尔多液,抑制病菌蔓延。
  3 枝干虫害
  以二斑黑绒天牛为例,介绍这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3.1 危害特点
  二斑黑绒天牛[Strandia bimaculata(white)]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以幼虫蛀食枝干的皮层及木质部,削弱树势,严重者造成花椒整枝或整株死亡。
  3.2 发生规律
  该虫在林州市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花椒枝干基部蛀道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取食活动,向外蛀圆锥形排粪孔道,外露在树皮表面的孔口小,直径仅1.0~1.5 mm。粪屑黄白色,如细锯末状。虫道长1.0~1.6 m,常达根颈部。1株树可有多头幼虫危害。幼虫春季危害最重,5月中旬至6月中旬幼虫老熟。老熟幼虫多在距地面30 cm处作羽化孔,羽化孔�E圆形,长径13~14 mm,孔口不外露,留有1层薄树皮。幼虫于孔上端化蛹,蛹期的 20 d。成虫6月下旬至7月中旬出孔,喜在树梢上活动,并交尾产卵。幼虫孵化后从芽腋间蛀入枝梢,再向下蛀食,隔不远处向外蛀1个排粪孔,幼虫危害至10月底进入越冬[4]。
  3.3 防治方法
  一是人工防治。7―8月,在天牛幼虫危害期,要经常到田间检查,对未蛀入木质部的幼虫,用改锥或刀子将幼虫挖出杀死。二是虫孔注药。对蛀入木质部的幼虫,采用虫孔注药法进行防治。注药前,先用铁丝将虫粪或木屑掏除,用兽用注射器向虫孔内注入氧化乐果或敌敌畏 5~20倍液10 mL,并用湿泥密封虫孔。
  4 参考文献
  [1]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 蒲志录.花椒跳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J].兰州:甘肃林业科技2003,28(1):62.
  [3] 孙双,周明强,何香,等.南充市花椒病虫害调查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17(1):40-42.
  [4] 费小娟,沈平,朱惠英.花椒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37.

热门标签:
《花椒树病虫及管理技术_花椒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花椒树病虫及管理技术_花椒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