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介绍一位伟人|伟人有一种力量

时间:2019-08-02 英语六级 点击:

   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广电集团联合摄制的30集电视连续剧《周恩来在重庆》近日在央视热播,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重庆作协特意组织了若干位评论家写出了有深度的剧评,本报给予选载,以飨读者。――编 者 中国论文网 https://www.xzbu.com/7/view-8599374.htm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大片
  □周火岛
  《周恩来在重庆》是一部气势恢弘的电视连续剧佳作,它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上,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首先,这部作品的创作基调定位准确。主创人员的创作视野极为开阔,把周恩来在重庆的斗争使命放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军事大背景中来加以阐释,把创作视角投向了二战时期的中国乃至国际政治军事格局,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评价周恩来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功绩,这个创作角度的定位,是高屋建瓴的一招棋,对整部电视剧的走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高明之处在于,它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高度,来审视中国的抗日战争,来解析作为个人的周恩来,在决定中国的命运走向时,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从而把一部本是革命领袖人物传记型的影视作品,演绎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大片(转载 于:wwW.bjyld.com 月亮岛 教育网: 用英语介绍一位伟人|伟人有一种力量)。
  这部电视剧所表现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在以住的银幕与荧屏上是鲜见的,也是令人惊心动魄的。譬如汪精卫投敌,惨绝人寰的重庆大轰炸,皖南事变的惨烈真相,宋美龄在中国抗战中的功过是非,蒋介石与史迪威的关系,美英苏等大国为了本国的利益,对中国抗战所表现出来的势利和暧昧等等,充分展示出作者和剧组驾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准确解构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开掘,为表现周恩来过人的政治智慧,高超的斗争技巧和人格魅力,提供了一个深邃的历史空间和广阔的历史大舞台。
  注重描写和展示历史伟人的人格魅力,是这部电视剧的又一突出特点,也是本剧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取得的又一个新突破。这些年来,写周恩来的影视作品数量不少,可对于周恩来人格魅力的张扬,却为过去许多文艺作品所疏忽,这次《周恩来在重庆》创新性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作品在塑造革命领袖人物光辉形象的同时,有意识地通过大量繁碎而独特的生活细节,渲染了周恩来伟大的人格魅力。完成对周恩来的性格塑造,在剧中的周恩来身上,既体现出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不懈追求,又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修养和美德,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在剧中比比皆是,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做一个真实的正直的人,如何培养和完善自己的人格,观众依然可以从周恩来伟大的人格魅力中,得到不少人生的启迪。
  注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观赏性,是本剧刻意追求的风格。周恩来在重庆八年的主要工作是与国民党政府谈判,显而易见,电视剧不能从头到尾都去写国共两党间的谈判,要是那样的话,这部电视剧就没人看了。这部戏的主创人员编剧非常清楚这一点,必须要有比枯燥的谈判更为精彩的剧情、更为新鲜的故事、更为曲折紧凑的情节,才能抓住观众,编剧非常善于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制造剧情悬念,很好地把握了历史题材创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历史事件的本身来创造剧情悬念,来紧紧地扣住观众的审美情趣。这部作品一开始就一反常态地从一个在剧本中非常次要的反面人物切入,首先写汪精卫投敌,继而写国民党军统追杀汪精卫,一个本身不具备复杂情节的影视作品,于是就从这样一个高度紧张的情节展开,抓住了观众,为周恩来的出场做了极好的铺垫。这是高手的写法,令人钦佩。作品将新四军的命运、叶挺将军的命运的悬念几乎贯穿整部电视剧的始终,让喜好剧情悬念的普通观众欲罢不能。该剧还非常善于从陈旧的史料中发掘生活原生态的细节,激活作品的观赏性,对一些重要的历史秩闻,作了大量精彩而细腻的描写,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从而恰到好处地将历史大片的宏大叙事构架、历史伟人令人倾倒的人格魅力、充满观赏性的情节和情感细节,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令人信服地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高度统一。
  
  一片丹心向阳开
  □陆大献
  《周恩来在重庆》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周恩来在重庆的光辉战斗历程,是一曲赞扬中共中央南方局光辉业绩的颂歌。
  《周恩来在重庆》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塑造了周恩来这一光辉形象。
  电视剧成败的重要因素就在于电视剧编导是否把重心从故事情节转移到人物塑造上来:人物形象占第一位,故事情节成了为人物刻画的手段。人物形象的塑造的成功与否,成了衡量电视剧优劣的标志。
  正如老舍所说:“……凭空给世界增加了几个不朽的人物,如武松、黛玉等,才叫做创造。”热播的电视剧《亮剑》《闯关东》,就是因着力塑造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得到了广泛好评。
  电视剧叙述了一些重大事件,如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消积抗战、召开参政会时周与蒋的斗争、皖南事变中的斗争、团结民主人士和文化人、组织雾季戏剧节、保卫毛主席在重庆的安全等,从方方面面展示了周恩来的形象,表现了他对敌斗争既坚决又讲求斗争艺术,充分表现了周恩来的大智大勇,刚柔相济。
  例如在《新华日报》庆祝创刊三周年的纪念大会上,突然得到皖南事变消息,与会者哗然、茫然和悲痛,周恩来急中生智,纵身跳到椅子上,大声地喊道:“有革命斗争经验的人,都懂得怎样在光明和黑暗中奋斗。不但遇到光明不骄傲,主要是遇见黑暗不灰心丧气。只要大家坚定信念,不顾艰难,向前奋斗,并且在黑暗中特别显示英勇卓绝的战斗精神,胜利是要到来的,黑暗是必然被冲破的!”这动作,这语言,充分展示了周恩来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又如美国总统特使居里来重庆调查打内战的情况,在与居里会见时,周恩来尖锐指出:“当我们中国人惨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在罗斯福总统的日程表上,没有安排居里阁下来中国访问。”明确地批评美国的对华政策。同时又说:“由于蒋委员长天天想的是消灭中国共产党,这就使我们八路军、新四军不能全力抗击日本侵略者,更无可能发动像百团大战那样的战役,把几十万日军死死地拖在中国大地上。结果,这几十万日军就会长驱南下,十分轻易地从英国人、法国人的手中夺走资源丰富的南洋诸岛。”周恩来以丰富的国际斗争经验,对特使晓以利害,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政策。
  电视剧还展示了周恩来性格中人性的一面,例如对重病在身的张冲、在父亲坟前下跪、对剧作家洪深的生活的照顾、多次出现在红岩村种西红柿的场面等,极为生动感人,展示了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丰富了周恩来的人物形象(转载于 :Www.bjYld.com 月亮岛教育 网: 用英语介绍一位伟人|伟人有一种力量)。这在以前反映党的领袖人物的电视剧中是极少见到的,可谓神来之笔。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艺术展示
  □敖忠
  30集电视剧《周恩来在重庆》多方面表现了一代伟人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对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描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周恩来同志历来是这一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尤其在抗战时期,全面落实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更是周恩来和他所领导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电视剧对此作出了全方位的艺术展示。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著名的民主人士聚集重庆。他们大多具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气节,不满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做好团结他们的工作,对于逼蒋抗日、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电视剧中可以看到,周恩来同他们当中的领袖人物,如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都有密切交往,并对他们始终表现出信任和尊重的态度,平等地同他们商讨抗日大计,对他们的各种正义行动表示真诚的支持和帮助,但不干涉他们的党派事务。周恩来这种平等、真诚的态度以及他的深谋远虑、高风亮节在民主人士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大家把他当作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依靠。沈钧儒先生同他接触后就发自内心地对范长江说,他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
  统战工作的另一重要对象是广大的知识阶层,剧作对他们之中的名人马寅初、陶行知、王昆仑等以及团结在郭沫若为首的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周围的诸多文化人都有不少出色描写。周恩来对他们的生活、工作和斗争的热情支持与关怀,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战文化运动获得空前发展。
  文化工作历来是党的整个工作的独立组成部分,但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特殊背景下,也可视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由文化工作队伍的组成情况所决定的。周恩来通晓文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知战时文艺是鼓舞人民、团结人民、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所以对抗战文艺运动自始至终表现出极大关心。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坚强领导和关怀,《黄河大合唱》《屈原》等一批堪称艺术经典的作品在短短几年之中相继问世,轰动山城,影响遍及国内外。著名影星白杨在一次宴会上动情地说:“我们这些演员,无论遇到什么事,只要一想到周公,就有信心,周公是长在我们心中的大树!”朴素的话语中传达出抗战时期文化人的共同心声。
  蒋介石属下的党政要员也非铁板一块,对于他们中间的个别“另类”,统战工作也是不应忽视的。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周恩来对张冲所开展的“化敌为友”的工作也许更动人一些。张冲是当年所谓“伍豪启事”的制造者,曾经极大地伤害过周恩来,为了进一步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恩来不但不计前嫌,而且在同张冲一次次的接触中,不断对其晓以民族革命大义,对他在国共两党联系、沟通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充分理解,这使张冲亲身感受到周恩来胸怀的博大与人格的崇高,逐步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民族和人民谋求解放的党派。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周恩来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广泛团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坚持并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事迹作出了充分肯定,电视剧对此所展开的艺术描写及其所塑造的周恩来形象,都较好地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匠心独运的神来之笔
  □李显福
  周恩来在重庆和国民党上层有利有节的斗争情景,散见于不少文献、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该剧则是在过去众多的反映这一题材基础上的集大成者。淋漓尽致地再现了那一风云聚合的时期,塑造出一个和观众心中一致的亲切感人、可敬可佩、平凡而伟大的周恩来。
  自抗日战争开始到国共内战爆发,周恩来在重庆的八年多时间,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八年、是国共两党争锋相对、剑拔弩张的八年。围绕着这八年多展开的剧情矛盾迭出、环环相扣、波澜壮阔。剧作家把战斗在重庆的周恩来置于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他迎难而上挑战矛盾、圆满地解决矛盾。每一次斗争都牵动观众的神经,每一次斗争都显示出周恩来的博大胸怀、斗争策略以及忠于共产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对于这样一个在国际国内知名的现代伟人,作者首先从大处着眼,通过自己的研究、认知,把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事件(剧中的不少情节、事件都是世人关心的大事,也是各种载体争相披露、展现的新闻)、情节有机地缝合在一起,通过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塑造出一个真实的具有七情六欲的周恩来,一个担当国家和民族大义的忘我的周恩来!同时,作者匠心独运,通过张弛有度的情节刻画剧中人物时,非常自然地把长期以来在社会中流传的人们关心的问题、历史事件,从艺术真实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这些解读对塑造一个人性化的共产党领袖人物起了很好的铺垫与衬托),可谓神来之笔:
  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继“4.12”后对共产党发动的又一次疯狂的进攻。该剧浓笔重彩地描写了这个事变,并且详细地介绍了党外人士叶挺的两次辞职。使观众看到了新四军高层的另一面,从而更加突出了蒋介石集团要扼杀新四军的用心。
  “五三、五四大轰炸”,作为重庆人,几乎都知道日本飞机制造的这一惨案,但为什么要在那两天轰炸,却不知究竟。虽然很多作品都反映过,很多历史文献都研究过,但归根结底都是在惨案的程度、影响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上,少有探究日本飞机为什么要在那两天轰炸,而且轰炸得这样惨烈的原因的。王朝柱在第五集做了令人信服的解答。日本政府为了配合汪精卫的出逃叛国而搞的“声东击西”――引开蒋介石等人追杀汪氏的目光。5月2日,在汪精卫住处,受日本陆军大臣委托负责接应的影佐祯昭说:“为了策应汪先生一行驶往上海,帝国参谋本部已经向武汉的‘W基地’下达了作战任务,明天中午,帝国的轰炸机将飞临重庆上空。”这就把两次狂轰滥炸的目的说得很清楚了。5月3日,日本飞机共投下98枚爆炸弹、68枚燃烧弹,5月4日中午,又出动45架轰炸机轮番轰炸。由此看出,给重庆人民造成的灾难,汪精卫是罪魁之一。
  周恩来的父亲周劭纲、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来到重庆,住在红岩村,并分别在这里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过去基本上没有披露过,即使有也是只言片语。如今不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反复出现,而且还大肆铺排,进行了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周恩来和警卫员小刘用借来的滑竿抬着岳母杨振德去看大有农场、周恩来抽出百忙的时间陪父亲睡觉……以及对二者的悼念简朴而隆重等。这里展现的不但是周恩来、邓颖超的人伦亲情,更重要的是说明共产党人是重情重义的普通人!
  文化工作委员会,是以前很多文章、作品都涉及到过的,但该委员会与政治部第三厅的关系以及成立它的原因,很少有所表现,而该剧则展开了这方面的内容。剧中,蒋介石不容与自己唱对台戏的文化人,周恩来打出一张妙牌:“你们不要,我们要!现在我们准备请他们到延安去。”蒋介石听了张治中的汇报后,严肃地说:“绝不能让这些文化人跑到延安去!”于是,只好退让。在这些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的过程中全面介绍了这个委员会,再现了周恩来和文化人的亲密无间,也让人们知道了文化工作的重要。
  肖伯纳说过:“伟大的剧作家不仅是给自己或观众以娱乐,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作。他应该解释生活。”这部电视剧是个大题材,反映的是大事件,作者并没有拘泥于已成为历史的这些事件,而是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来搭建“周恩来在重庆”,人们除了看到那八年多的政治风云和国共两党上层人物的针锋相对、看到一个血肉丰满、具有人格魅力的周恩来外,更凸显出作者的匠心:还原一个真实的周恩来,塑造一个人民喜爱的、社会需要的党的领导干部。特别在当前,人民更需要这样的干部。我想,这就是剧作家的苦心追求。
  艺术不是历史,但观众心目中却把它当成艺术化了的历史,相信某一段时期的历史就是这样。从这一点看,作者的胆识是值得赞扬的,作家是忠于自己对历史的解读的,是忠于自己要塑造的人物的。但遗憾的是,不少作家很难做到这一点。
  
  缅怀先贤感佩周公
  □余德庄
  如果说周恩来波澜壮阔的漫长一生是一部大气磅礴、异彩纷呈的交响乐,那么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他在陪都重庆所度过的那些峥嵘岁月,便是这部交响乐中最为辉煌动人的华彩乐章。
  《周恩来在重庆》艺术地再现了那一段壮怀激烈的历史和周恩来令人高山仰止的伟人风范。一些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如“五三、五四大轰炸”、汪伪附敌、三厅解散、皖南事变、雾季剧演、重庆谈判等等,在剧中都得到了全方位的真实生动的反映,而身处漩涡中心的周恩来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所发挥的无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所表现出的大忠大爱、大智大勇,在剧中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真可谓“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电视剧对一些看似“次要”的人物情节的安排,非常巧妙,尤其是周恩来与蒋介石钦点的国民党谈判代表兼联络人张冲由死敌到挚友的关系演变,令人触动极深,感佩不已。张冲何许人也?乃是当年一手炮制了极为毒辣的所谓“伍豪启事”,妄图置周恩来于死地的国民党大特务,蒋介石之所以委以他如此重任,就是看中了他与周恩来之间的那一笔“不共戴天”的历史孽债。
  但蒋介石万没料到,周恩来处处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崇高精神和光明磊落、真诚无私的言行举止,深深地感动并最终感化了张冲,不但把“死棋”变成了“活棋”,而且把“死敌”变成了“挚友”,使张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走出一党之私的羁绊,在国共的交往中扮演了比较公道的角色,在若干事关重大的时刻给共产党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帮助,到后来内心则完全倾向了共产党。
  张冲辞世后,周恩来亲往灵堂吊唁,深深鞠躬致哀,含泪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并送了一副挽联:“‘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张冲先生千古!”此情此景,已不是“分化”“利用”之类的斗争策略所能概观,而是真正的以心换心,以情动情,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了。
  这一点,就连向来自负的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和叹服,蒋介石在大为窝火地发出“周恩来的几个字就有可能把重庆的民心给收买了”“周恩来啊周恩来,你可真会借势和造势啊,把我完全逼到死角里了”的感叹的同时,也不止一次地发出“恩来难得”“国民党里怎么就没有这样的人才”的喟叹,但同时又固执地把周恩来超凡的人格魅力,一概归结为善施“笼络手腕”和“统战伎俩”。蒋经国对此却有着比其父亲更深一层的见解,国共和谈期间,他曾向自己的部属这样评价周恩来:他的热情真诚和礼贤下士,不是做作出来的,而是自身的信念和素养使然。
  呜呼,伟人已去,风范长存。当我们面对岁月重回、风云再现的荧屏时,怎能不思绪万千……
  缅怀先贤,感佩周公!
  
  一个伟人与一座英雄的城市
  □郭久麟
  一部优秀电视剧的拍摄,可以展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价值追求、文化品格和历史魅力。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周恩来在重庆》表现了周恩来在抗战时期的难忘岁月,塑造了周恩来的鲜明形象,这就把一个伟大的人物和一座英雄的城市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对于周恩来来说,在重庆的八个年头,是他漫长革命生涯中一段极其辉煌的日子;对于重庆来说,周恩来在重庆的工作和战斗,又是重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极为宝贵而又极富特色的一部分。因而,《周恩来在重庆》的拍摄和播出,不仅宣扬了周恩来的杰出人格和伟大精神,宣传了红岩精神,促进了民族精神的树立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而且突出地表现了重庆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为国家民族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展示了重庆人民的铮铮硬骨和凛然气节,展现了重庆的光荣历史和文化形象,有力地提升了重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品不仅塑造了周恩来的鲜明形象,还表现了重庆人民的战斗生活和爱国情怀。作者通过大有农场的主人献出红岩村的房子给南方局使用,通过郭沫若、老舍、洪深等带着年轻演员为重庆遭日寇轰炸的伤员和群众演出;音乐家贺绿汀带着十几个孩子演唱《嘉陵江上》《游击队歌》;重庆人民在周恩来指导下演出《黄河大合唱》;重庆隆重上演和观看《屈原》的演出,以及张文和罗莹在飞机轰炸中坚持举行婚礼,小学生唱《大轰炸》的儿歌等等情节、场面和细节,表现了山城人民坚毅、顽强、诙谐、乐观的性格。
  《周恩来在重庆》的拍摄和播出,不仅是对周恩来110周年诞辰的隆重献礼,对周恩来革命精神的颂扬;而且也是对重庆历史的发掘和展示,对重庆人民性格的描写,是重庆影视文化史上的一件大喜事。它充分体现出重庆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及中央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在题材发掘和选择上的锐敏眼光和思想修养。我们祝愿重庆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打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为祖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浓墨重彩塑英豪
  □王逸虹
  1938年至1946年的重庆,是中国现代史的一个重要舞台,当时中国主要的党、政、军、经、文的精英俊杰,都在重庆这个历史提供的舞台上有过精彩的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周恩来。周恩来同志领导南方局在重庆八年多的战斗生涯,是周恩来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周恩来在重庆》将重点放在周恩来这位伟人本身,以人物塑造为中心,不仅写了周恩来为革命胜利所作的伟大贡献和事迹,还通过这些事迹折射出周恩来的人生理想和个人追求。作品没有面面俱到,更多的是从周恩来同志对人对事,以及人格魅力上去刻画,他的个人情感也在这部戏当中有较多的涉及,包括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等等,浓墨重彩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周恩来。
  影视人物的塑造,需要有两个基本的要素。其一,创作者对生活的形象发现,是以深厚、坚实的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周恩来在重庆》中所创造的个性鲜明的周恩来形象,是主创人员将历史资料中获得的独特发现和独特感悟,糅进了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生活感悟,创作出来的。
  其二,主要人物必然处在剧本所描绘的各种现实矛盾的焦点上。《周恩来在重庆》中,周恩来自始至终处在矛盾的焦点上,周恩来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与国民党进行合作,领导南方局、国统区和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军队工作、统战工作及宣传文化教育工作,充分展示了周恩来过人的智慧、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丰富的人格魅力。
  对影视人物的塑造,落脚点应该在精神境界的体现和内心世界的刻画上,通过生动的具体情节和细节来呈现,这部戏这样的情节和细节描写比比皆是。周恩来父亲弥留之际,他找来一张木板床,靠在父亲床边和父亲彻夜长谈。此后周恩来自己大病住院,病中他惦记父亲,邓颖超、董必武为了让周恩来的病能够尽快恢复,没有告诉他父亲死了。周恩来一生中和邓颖超一直是相敬如宾,只发过两次脾气,这是其中一次。他说,不忠不孝还算什么共产党员?说着跪在父亲的面前,嚎啕大哭,强烈地感染了观众。
  性格的真正动力来自对人物内心世界发掘的深度。正是借助这些能够展示周恩来内心世界独特性格的精细刻画,浓墨重彩地塑造出了一个既真实可信、又撼人心魄的伟人形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599374.htm

热门标签: 一位伟人的故事
《用英语介绍一位伟人|伟人有一种力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用英语介绍一位伟人|伟人有一种力量.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