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减医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验四则

时间:2019-08-03 资讯 点击:

  摘要:目的:临床运用补中益气汤(本方),辨证加减,治疗与脾阳不举,中气下陷之病机相同的病症不一的多种病症的疗效报告;方法:运用补中益气汤之汤剂,丸、胶囊等药物口服治疗中气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等病外的气血两虚,肝、胆、脾、胃病等多种病症;结果:本方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结论:本方治疗多种病症均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治多种病;疗效显著
  东垣先师之补中益气汤是补气升阳,升举下陷的代表方,笔者遵《内经》和仲景的“治未病”及“异病同治”之理,辨证治疗腹泻、胃痈、胆胀、胁痛等验例四则,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转 载于:www.bjyLd.com 月亮岛教 育网: 【补中益气汤加减医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验四则)。
  1 治腹泻(急性胃肠炎)案
  杨某,男,32岁,大安人,2002年9月就诊。自述:脘腹胀痛腹泻三日。缘于素体较弱,时逢中秋,衣薄感寒,午食寒凉不洁之物,夜发胃脘冷胀窜痛,随即肠鸣腹泻,先有稀便,后为水样便,日行5—6次,伴干呕,恶心,不思饮食,乏力倦怠,针药未效。诊见:身瘦,面白,舌淡苔白薄,脉弦细无力。
  诊为:腹泻(急性胃肠炎);证属脾虚伤食,机理为体虚感寒,内伤饮食;运化失司;治宜健脾和胃治其本,除湿止泻治其标;方以补中方加茯苓15g,肉桂5g,苍术15g,神曲10g。2剂,常规水煎,日3服;禁忌除补中方外,另忌醋。
  二诊:泻止痛减;脘腹稍有不适,食少乏力,舌淡红,脉弦细无力。按上方加砂仁10g,木香5g;2剂,制服同上。
  三诊:上症愈。自觉体虚,投补中益气丸1合调养。
  按:经曰:“胃为水谷海”、“太仓”,“主受纳水谷和消磨腐熟”,“脾主运化、转输”,“大肠主传导”。故水谷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大肠之功能故易致脾虚食伤之泻。
  本案确属素体虚,脾胃弱,复染食饮内伤,脾失健运而致腹泻。
  治选补中益气汤加茯苓组成四君,意在健脾益气固其本;《神农本草经》曰:茯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故加茯苓可加大补虚健脾益气之功效。《血证论》还直言:“脾阳不足,水谷不化”,故加肉桂,生姜功在益火温肾暖土,健理脾肾之阳;以方中之橘皮,焦术加苍术、茯苓燥湿健脾调整大肠;以柴胡、升麻疏理肝气;加神曲促进消食运化而升清降浊;更有归芪大枣益气补血治其虚,故一剂见效。二诊加香砂,意在发挥香砂六君之功,养胃散滞,补而不壅;更有严格禁忌、良好将息,故速愈其泻。
  2 治胃痈(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案
  李某,男,56岁,洮南人,2002年8月就诊。自述:心口疼1年余,时好时犯,近期加重1月余。缘于1年前因劳累过度,饥食生凉,加之饮酒过量,致使胃脘疼痛,喜暖喜按,胀满嗳腐,泛呕嘈杂,食少纳呆,大便时溏,神疲乏力,手足欠温。诊见:体弱消瘦,按之脘满、隐痛,面暗无泽,舌淡苔少,脉弦细乏力。胃镜诊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印诊:胃痈(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证属寒凝瘀阻;机理为劳伤机体,食伤脾胃,运化失常,营血亏虚,寒邪瘀阻,损伤胃膜而致痈痛;治以温阳益气,健脾和胃,散瘀疗痈。方药:补中方加苍术25g,木香5g,神曲10g,茯苓15g,元胡20g,焦山楂25g,五剂。1日1剂,常规水煎,日分3次,空腹温服。忌烟、酒、醋、鲶鱼、辛辣生冷、粘腻之品。
  二诊:痛减食增,但仍便稀,乏力,舌淡苔白薄,脉弦细。按上方加量黄芪至60g,焦山楂至50g,另加山药25g,肉蔻10g。10剂,制用同上。
  三诊:上症基愈,尚有乏力,面白舌淡,脉弦缓。按上方十剂后,诸症消,胃镜检查正常。
  按:本案为饮食劳倦,内伤脾胃,运化失职,营血生化不足,脉络瘀阻,胃膜损伤。经曰:寒凝血滞,久病入络。治取益气升阳之补中方重用黄芪,因《本经》曰:黄芪,疗疡生肌,排脓、止痛“重用以益气疗疡”。现行的教科书也说:黄芪确有补气升阳,托毒生肌作用。
  并选用焦山楂、木香配当归,活血散瘀,通络疗疡;再加苍术、神曲、茯苓配白术、橘皮除湿宽中,健脾和胃,更促其疡愈。二诊加山药、肉蔻,意在加强温中补肾而培土,使其脾胃调和,正气充足而快愈其疡。
  3 治胆胀(胆囊炎)案
  刘某,女,41岁,洮南人,2008年10月初诊。主诉:右胁胀满窜痛2年余,近半月加重。病缘素体虚弱,脾胃不和,2年前因怒郁,忧思,食欲不振,逐觉右胁胀满、隐痛、走窜,胸背不舒,善太息,常有口干苦,恶心干呕,大便不调,尿黄少热。中西多处治疗,针药未效。诊见:体质较弱,面色微暗少泽,舌淡苔白腻薄,脉见弦细;超声诊断:胆囊炎;化验检查:总胆红素24.1umol/L,直接胆红素16.4umol/L,肝功(一)。
  印诊:胆胀—肝郁气滞(胆囊炎);机理为怒郁伤肝,气滞内郁,损伤脾土;治以疏利肝胆,散滞开郁治其标,补土益气治未病;方药以补中方重用柴胡至25 g,另加黄芩15g,姜半夏10g,金钱草25g,茯苓15g,青皮10g,川楝子15g;七付,每日1剂,常规水煎,日分3次服;禁忌:除补中方禁忌外,另忌醋、鸡蛋、饴糖;避免怒郁,情志刺激。
  二诊:胁痛胸闷、干呕食少渐好,余同上。按上方又投5剂,制用同上。
  三诊:上症渐消,无明显不舒。彩超复查:胆囊壁欠光滑,胆红素化验(一)。为巩固疗效获全愈,按上方投2剂,配制胶囊调养致愈。
  按:本案属肝气郁滞,胆气失枢之木郁,克乘脾胃之土虚而成脾虚肝郁,气滞急拘,作痛作胀之候。经曰: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怒郁。故治以补中方遵东垣:“如胁下痛,或胁下急缩,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之教,重用柴胡至25g,和升麻配黄芩、金钱草、青皮疏肝利胆,散滞开郁而清热,使其少阳之气得以转枢,故胆胀、胁痛、脘腹胀满、口干口苦、尿黄热得消;以橘皮、白术配半夏、茯苓、生姜利湿降逆,和胃健脾故恶心干呕,不思饮食得愈;以当归身,黄芪配川楝子补血散瘀,行气止痛,故脘胁胸背窜痛得除;更以参、草、大枣补气和中;诸药合用共奏疏利肝胆,清热除湿不伤正,健脾和胃,活血行气治胆胀之功效。
  4 治胁痛(乙肝)案
  王某,女,26岁,大安人,2002年4月初诊(转载于 :www.bJyld.com 月 亮岛教育网: 【补中益气汤加减医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验四则)。自述:两胁胀满,隐隐作痛右侧重,时有窜痛2月余。病系平素体弱,周身乏力。复因劳累,外感后逐觉脘腹、两胁胀满而痛,食少纳呆,时有头目眩晕,身倦不舒,口干微苦,心烦,干呕恶心,大便不调,尿微黄微热。诊见:体质瘦弱,面暗少泽,舌淡暗,苔白薄腻,脉沉弦细无力。血压:144/72mmHg;血、尿常规检查(一);肝功检查:总胆素38.7umol/L,谷丙转氨酶64iu/L,谷草转氨酶52iu/L,碱性磷酸酶156iu/L,谷酰转氨酶92iu/L;肝胆脾胰彩超:肝被膜欠光滑,实质回声粗,网络不清晰。乙肝3对检验:1.表面抗原CHBsAg(+),3.e抗原(+),5.核心抗体(+)。
  印诊:胁痛(病毒性乙型肝炎)证属:瘀毒内蕴;其机理为脾虚肝郁,毒伤营血;治以疏肝实脾治未病,清热泻浊解瘀毒;药以补中方加减如下:党参30g,白术30g,茯苓15g,甘草10g,柴胡10g,升麻10g,当归20g,北五味子15g,黄芪50g,白芍20g,青皮10g,茵陈50g,虎杖15g,鸡骨草30g,白花蛇舌草25g;7剂,1日1剂,常规水煎,日3服,禁忌除补中方外另要忌醋,节制房事,避免不良刺激。
  二诊:上症好转,力增食佳,痛消,时有大便不调,口干,脉沉弦缓。按上方加量鸡骨草10g,五味子10g,党参20g,(下转117页)
  (上接116页)投20剂,制用同上。
  三诊:症消力增,脉沉弦缓,舌红苔白薄;三对检验:1.(+),3.(+),5.(-);肝功:谷草转氨酶42iu/L,谷酰转氨酶62iu/L,彩超:肝网络欠清;按上方继服4周。
  四诊:无明显不适,脉沉弦,舌红苔白薄,彩超(-),肝功(-),三对:1.(+),3.(-),5.(-);按上方30剂,制用同上。
  五诊:诸症消,食佳力增,脉沉弦,舌、睑、唇淡红,舌苔白薄,肝功(—),三对1.(+),3.(-),5.(-),病基愈。为获痊愈,按上方配胶囊,服用二个月,再查诸症消,三对(-),理化诸检验(-),病告全愈。
  按:本案属疫毒乘虚入体,伤及营血,直中肝木,败其脾土之胁痛之证。吾遵《内经》、张仲景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治以补脾益气养血为先,故方选其实脾圣药补中方,尤以参术苓草四君一组健脾实脾,助阳补气;更以芪、归、五味子益气、养血、生津合为治本,防治未病为其君;以虎杖、鸡骨草、白花蛇舌草、茵陈等泻热清营,解毒化瘀为臣;以青皮、白芍疏肝解郁,散滞和胃佐其补气之壅和泻毒之峻;更以柴胡、升麻清热疏肝,升发春木之阳气,引领诸药直达病所为其使。故诸品相伍,辨证调用,终获胁痛痊愈。
  5 体会
  从上述病例四则体会到:东垣先师的补中益气汤,不但是益气升阳治疗虚症之代表方,而且更能治疗与脾气不足,中气下陷等机理相同的多种病症。特别是体现了《内经》的“异病同治”,“上工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学术思想,也是能杜绝或减轻诸多病症向重危、恶化方面发展的最佳方组。故其临症用之用途甚广。

热门标签:
《【补中益气汤加减医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验四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补中益气汤加减医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验四则.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