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19-07-01 考试资讯 点击: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新技术迅猛发展,国际贸易逐步从实体交易中演变出多种形式,以满足现代经济生活的各种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物流不但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快速转型,物流业更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物流最初是以二战中美国军队围绕战争物资供应建立的“后勤”(Logistics)理论为原型的。当时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体系被移植到现代经济生活中,才逐步演变为今天的物流,物流过程是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第三利润源”。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现代物流的定义不断更新。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利润源泉。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以及为实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现代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物流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生产领域的物资管理及交通运输、流通领域的配送和消费领域的服务等。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发达国家都以“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国际物流网络化”的战略来架构新的世界经济结构。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还要快,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工具,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必须最大限度地无国界限制、无地域限制。
  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相辅相成(转载于 :wwW.bjYlD.com 月亮岛教 育网: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一方面,现代物流业生存的前提和基础是国际贸易,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决定了物流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另一方面,国际物流的科学化、合理化能更有利地保障国际贸易的发展。目前全球的跨国公司约4.5万家,其生产和贸易总值约占全球贸易量的一半,它们伸向全球的触角就是现代物流业。“即时供应”(just in-time)和“零库存”(zero inventory)是各个企业的最终目标。美国的物流业建立了相当高效的供应链,很多企业从订单确认到货物发运只要2天左右。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6年全年对外贸易总值高达17606.9亿美元,用于物流的总费用为3841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3%,物流成本在我国对外贸易总值中也占有比较大的份额。现代物流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区域,提高物流效率,对提高当前“产供销运”的整体经济效益、推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企业降低了在国际贸易的总体成本,提高了竞争力,也降低了在贸易活动上的投资。
  
  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信息通讯领域的新技术被不断融入社会活动中,从而形成了现代物流的高度信息化和集成化。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生产流通率非常高,因而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和投资收益持续增加,为了稳定和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企业对于研发有了更多投入,这种投资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形成良性循环。美国专家Litan曾于2001年计算了物流领域里的信息革命对美国经济带来的降低交易和运输成本、减少库存等方面的管理性节约,其中制造业的成本就降低了1%~2%。法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信息化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据介绍,法国仓储领域中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到5%。但近几年来,法国物流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物流业年均增长速度为5%左右,而物流信息化发展速度年均达1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国KN公司,它在全球98个国家、600个城市开展物流业务,在没有轮船、汽车和飞机的情况下,通过自行设计开发的全程物流信息系统对世界各地的物流资源进行组织,使空运业务位居世界第五,每周运输量1.9万次,海运业务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史学家Angus Maddison通过对过去100年世界经济的分析指出:500年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成果绝大部分是通过通信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带来的,经济自由化以及通信和运输成本的日益下降将继续推动经济一体化。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在国际上,信息技术与标准化两大关键技术的系统化集成应用对物流的整合与优化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网络规划和优化理论与方法,自动化、智能化关键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型包装材料与技术的应用等科技进步也对现代物流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在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我国的物流业受到传统体制影响,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技术及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发展不均,加上物流教育起步较晚、企业对物流认知不够等因素的限制,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物流总体水平不高,产业总体规模不大。我国加入WTO后,在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竞争中,为了提高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生产和销售等企业不断吸收经验,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物流外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据中国仓储协会调查,被调查的我国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45%的企业计划在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供应商,其中有超过70%的企业选择新型物流企业,有60%表示愿意把综合物流业务交给新型物流企业。我国物流业在近几年迅猛发展,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统计分析,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值3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按现价计算),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了30.2%。总值的飞速增长,体现了经济增长对物流的强大需求和更高的依赖:社会物流总成本为29114亿元,同比增长16.6%。从物流业细分类增长来看,配送、加工、包装物流发展最快,说明企业对物流的要求已经从基本的解决运输问题提高到除了解决基础问题外,还要求相应的增值服务。由于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制约,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代表新型物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程度不高,发展也不平衡,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
  
  四、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是总体上仍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物流效益不高,与先进国家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物流行业人才培训和物流信息工作有待加强等,都是阻碍我国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现在先进国家物流服务提供商致力于寻求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而我国对这方面的开发和建设远远落后。
  1、我国物流领域缺乏配套法规
  由于缺乏配套的法规,各地区、各行业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操作性不强甚至互相冲突,我国物流发展需要的环境远未达到要求。据估算,如有可参照的标准与法律法规,我国企业在开发信息系统上能节约80%的开支,将各个系统连通起来的成本也会有近一半的缩减,减少了企业信息化的风险。
  2、我国物流信息化的五大瓶颈
  (1)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很低。2007年上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物流企业采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的不到30%,即使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功能也非常简单。其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的起点很低,但大多数系统的成本较高,而大多数开发商认为低端物流信息系统市场不具备开发价值。
  (2)由于当前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混乱,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国内的研发能力无法和国际同行竞争,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信息系统是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第二大瓶颈。
  (3)开发商难以盈利。物流软件是管理软件,需求的个性化和生产的批量化难以统一,因此开发成本极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规范信息技术和开发的模式,加强咨询服务,以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4)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GPS、GIS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过少,使得整个行业的整合相对困难。
  (5)物流信息化发展战略暂属空白(转载于 :www.bjyld.com 月亮岛 教育网: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还需要一个培养人才、培养需求、培养管理技术的过程,但多数系统开发商缺乏战略眼光,未提出我国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五、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国际物流有了一定的基础,现代物流的概念已经被我国运输、仓储以及生产、销售企业所广泛认识。近年来国家引进了部分外资,以几家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作为试点,向社会推进和加深对现代物流的了解。国际物流公司经营的规模化、网络化,给国内的物流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促进了国内物流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物流技术综合了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包装等技术,但不是将这些技术简单叠加,而是达到1+1>2的效应。
  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基本都经历了基础性业务执行、数据采集/内部可视化、数据连接性、供应链可视化以及复杂的供应链管理决策支持等诸多阶段。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的系统复杂程度越高,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就越大。从多家权威机构进行的调查分析来看,我国企业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发展尚处于业务执行和数据采集/内部可视化之间,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通过推进物流活动横向与纵向的集成,提高针对具体行业与区域的解决方案的水平,从而使整个现代物流运行质量获得整体提升。
  1、加强行业标准化
  物流信息系统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连接成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在相关方面实现标准化。相关软件也需要对融入格式、流程等方面实行行业标准,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环境。
  2、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
  物流集成化发展的横向集成最终要落实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通过对各个区域内物流相关信息的采集,为生产、销售及物流企业等信息系统提供基础物流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为建立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提供共享物流信息作为支持。
  3、加强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建设
  核心问题是针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虽然近年来政府、行业和企业加大了对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但从实施的总体效果来看,普遍存在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成本过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先进适用并且经济合理的基础性关键技术。应集中力量对现代物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降低关键技术的整体使用成本,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强信息安全。
  4、培养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管理在物流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部门和大专院校设立了专门的物流管理科目或科研项目,相信能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管理人才。
  5、实现与传媒经济的有效对接
  要开创良好的物流环境,更好地体现物流的社会效益,厂家、商家和传媒需要共同努力。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协作,形成物流产业与上游厂家、商家、传媒业的密切配合,是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正确把握现代物流概念,积极利用传媒效用宣传物流,实现现代物流与传媒经济的有效对接,才能创建新型的物流发展平台。
  物流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同步。虽然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与综合国力的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业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王铁宁:对现代物流本质性的几点思考[J].物流科技,2004(5).
  [2] 吴正芳:论发展国际物流促进对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增长[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
  [3] 庞燕、单圣涤、吴正心:论建设现代物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9).
  [4]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4年全年物流行业统计数据.
  [5]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6年全年物流行业统计数据.
  
  (责任编辑:朱 琳)

热门标签: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