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三篇

时间:2020-06-22 教育头条 点击:
  面对高层建筑,简单的基坑支护技术会影响施工的安全性,因此,我国必须要完善建筑基坑支护工程。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一

  一、问题的提出

  在建筑基坑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塌方事故发生,必须对开挖的建筑基坑采取支护措施。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类型、基坑开挖掘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合理设计、精心施工、经济安全。

  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各地在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现在的城市建筑间距很小,有的基坑边缘距已有建筑仅十几米、甚至几米,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威胁,也相应地增加了施工工期和施工费用。另外,原来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运算公式、施工工艺等,已不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一些基坑工程出现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一)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二)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土体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拱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钻探取样。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不可能钻孔过多。因此,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但是,地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实性。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三)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足以说时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四)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有时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

  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土体逐渐松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所以,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三、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一)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收集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数据,已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不应再采用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这是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科研攻关的方向。

  (二)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目前,设计人员用的极限平衡原理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常用设计方法,其计算结果具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将这种设计方法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只能单纯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众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支护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造成的,由此可见,评价一个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优劣,不仅要看其是否满足强度的要求,而且还要看其是否产生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其变形大小。鉴于上述实际,在建立新的变形控制设计法时,应着重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空间效应转化为平面应变和地面超载的确定及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三)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但是,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我国至今尚未进行科学系统的试验研究。一些支护结构工程成功了,也讲不出具体功之处;一些支护结构工程失败了,也说不清失败的真实原因。在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很丰富,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虽然要耗费部分资金,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如经过科学试验再进行设计时,肯定会节省可观的经费。因此,工程现场试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工程实践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可对同类工程的成功打好基础,为理论研究和建立新的计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四)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成功应用后,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等新的支护结构型式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计算简图怎样选取、设计方法如何趋于科学,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即受力结构与水结构相结合、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支护结构相结合、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结构型式相结合。这几种结合必然使支护结构受力复杂。所以,建立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已成为深基坑工程技术的当务之急。

  建筑基坑的开挖与支护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结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它是集土力学、水力学、材料才学和结构力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支护结构又是由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体系组成的整体。正因如此,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施工组织都应当从整体功能出发,将各组成部分协调好,才能确保它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二

  1 基坑支护类型

  1.1 自立式支护

  1.1.1 水泥搅拌桩挡墙支护。水泥搅拌桩主要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素填土等土层。基坑开挖深度不宜大于8m。如某深业新岸线一期、后海湾维商峰住宅楼等软土基坑支护,大多在主动区施做三排以上的水泥搅拌桩,有的还在被动区施做数排水泥搅拌桩;采用格栅式平面布置。其水泥掺量在10%~20%之间。

  1.1.2 悬臂式排桩支护。悬臂式排桩支护一般采用冲、钻孔或人工挖孔灌注桩,个别采用预制桩,如预应力管桩。

  1.2 排桩内支撑支护

  排桩大多为冲、钻孔灌注桩(桩径Ф800~1200);个别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或预应力管桩。内支撑系统根据平面形状有角撑式、角撑对撑式、水平拱圈式等多种布置方式;水平拱圈支撑发挥混凝土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的特点,既经济又可提供较大的施工空间。竖向大多为单道内支撑,也有两道内支撑。支撑材料有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梁两种。这种支护型式大多用在软土层较厚、且基坑深度较深的工程;目前,基坑深度在6~10m 之间的多采用单道撑,基坑深度大于10m 的采用两道以上支撑。

  1.3 桩锚支护

  这种支护方式主要适用于场地土层性能较好或软土层较薄的场地。对基坑深度较大的工程,岩土锚杆的一些参数如下:与水平夹角在15°~40°之间;长在35m 以内;设计轴向抗拔力一般小于600kN;锚筋材料有钢筋或3~4 条钢铰线;大多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工艺,第二次注浆压力一般大于2MPa。锚索锁定时都施加预应力,施加预应力大小不等,有的达设计值的70%,有的只有设计值的30%;施加的预应力越大,限制桩顶变位效果越好,但其支护桩承受的压力越接近静止土压力。

  1.4 喷锚支护

  喷锚或土钉墙支护是锚杆、钢丝网、喷射混凝土相结合的联合支护型式。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和弱胶结砂土。常用在单层地下室、且淤泥较薄、地下水较少的基坑。但不适用于含水丰富的粉细砂层、砂砾卵石层,不能用于自稳能力极差的厚淤泥层,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喷锚网或土钉墙支护具有以下优点:①通过形成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与土体共同作用的主动支护体系,最大限度地利用边壁土体的自稳能力②属柔性支护,可自行调节,使结构处于最佳受力状态,局部不会产生偶然过载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根据监测数据随时调整支护参数④所需的设备简单,所需的操作场地小⑤工程造价较低。缺点:①边壁变形较大。②锚杆往往会超出建筑用地红线,需征得红线以外业主的同意。

  1.5 组合型支护

  当基坑内有几种深度、或者土层分布变化较大、或者基坑各侧的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别时,可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组合支护方式,以充分发挥各种材料及支护结构类型的优越性,降低工程造价。组合型支护方式主要有:a.上部放坡(或土钉墙)下部钢筋混凝土悬臂排桩(或桩锚)的组合。b.拱形水泥土墙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或H 型钢的组合。c.钢筋混凝土排桩与桩间高压旋喷桩的组合。d.支护桩与用压力注浆或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被动区的组合。e.土钉墙与水泥土搅拌桩组合。f.土钉墙与微型注浆桩组合。g.土钉墙与预应力锚索组合。h.各种支护结构与由水泥土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形成的封闭止水帷幕组合。

  2 基坑工程水效应

  基坑工程施工对场地周边环境产生影响较为普遍,其主要表现有:

  (1)建筑物倾斜,产生或大或小的裂缝,有的甚至成为危房;

  (2)地面工程(如道路、绿化等)破损;

  (3)地下管线,如煤气管道破裂,导致漏气,甚至起火;地下水管破裂,影响城市正常供水。究其原因,除了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失稳问题及人工挖孔桩流泥外,主要是大面积深层降水引起大量沉降和严重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

  2.1 淤泥层排水固结的影响

  沿海一带及绝大部分旧市区,大多发育有厚度、含水量大小不一的淤泥层;旧市区的淤泥在自重的作用下都有一定的固结,孔隙比及含水量相对较低;而沿海一带的淤泥,孔隙比一般大于1.5,含水量一般大于60%;淤泥的渗透系数虽小(k=10-6~10- 7cm/s),但由于淤泥中夹有薄层(0.5~2cm)粉细砂,加速了水平渗透,从而导致固结沉降速度大;另外,一般基坑开挖过程及开挖后基坑暴露时间至少半年,若开挖后,再进行工程桩(人工挖孔桩)施工,则降水时间更长,有的达两年之久,长时间降水致使淤泥产生较大的固结沉降,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且降水对基坑周边的影响往往有滞后效应。

  2.2 淤泥下卧中粗砂层的影响

  当淤泥下卧有中粗砂层时降水影响半径很大,可达百米以上,产生的附加沉降也较大;因该层多为承压层,其承压水头等于或大于上覆荷重;降水时,由于承压水的释放,土层的水力状态急剧改变,除了该砂层压实外,上覆淤泥层渗透固结速度将加快,从而增加了沉降量。

  2.3 深基坑支护地下水处理

  深基坑工程的地下水处理,主要是两种形式,即排水或止水。采取哪种处理方式,需因地制宜,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复杂程度而定。有些建筑物较为密集,且属于濒海地带,原地貌多为滩涂,其地层情况一般为:上部多为人工填砂层(压淤)和混有大小不一、含量不等的碎石、块石的杂填土层,结构松散,并且与海水有水力联系,而填土层之下的淤泥又是软土层,从而给深基坑支护止水造成了困难。

  3 存在问题

  尽管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已积累丰富经验,但由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存在许多不成熟与不完善之处,至今仍存在不少问题。

  3.1 基坑工程勘察问题

  基坑工程勘察常常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土层抗剪强度指标试验方法及取值不统一。基坑工程勘察应满足规范中规定的要求,包括勘察范围、勘探点的深度及间距,场地水文地质勘察、岩土工程测试参数、基坑周边环境的勘查及对基坑工程的建议等,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岩土工程测试参数及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勘查。现有岩土工程报告中岩土的取样数量均偏少,岩土参数测试值变异较大,大部分岩土抗剪强度参数取值均为经验值,直接导致基坑工程计算结果的不够准确。如基坑工程设计计算均按岩土工程报告取值,就会出现计算结果偏差较大的情况,有的基坑计算结果偏于危险,有的则太过于保守。

  3.2 施工质量问题

  基坑工程特别是土钉墙和喷锚工程专业特殊性强,许多施工单位没有岩土工程专业工程经验,甚至对岩土工程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懂;但出于利益的驱使,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有的土方开挖单位,为了方便省钱,根本就没有分层开挖,基坑工程一次开挖到底,直接导致坑顶开裂、坑壁失稳。基坑工程除保护周边环境外,还要保证坑内工程桩的安全,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每层高度不宜超过1m。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基坑开挖深度也越来越深。由于基坑周边地面建筑和地下设施密集,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深基坑支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因此,研究适用地质条件的新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必要的。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三

  一、影响基坑支护安全性的因素

  基坑开挖的施工工艺一般有两种:放坡开挖(无支护开挖)和在支护体系保护下开挖(有支护开挖)。前者既简单又经济,在空旷地区或周围环境允许时能保证边坡稳定的条件下应优先选用。但是在城市中心地带、建筑物稠密地区,往往不具备放坡开挖的条件。就只能采用在支护结构保护下进行垂直开挖的施工方法。

  在建筑基坑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塌方事故发生,必须对开挖的建筑基坑采取支护措施,本人通过多年的实际工程经验,分析了当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安全问题,总结出影响基坑支护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的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条件、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型式、支护结构使用期限、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质量等。

  二、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

  在进行支护结构设计之前,主要需要收集下面三方面的资料;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状况;地下结构设计资料。根据以上资料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征,选择科学的、合理的支护结构类型。

  支护结构(包括围护墙和支撑)按其工作机理和围护墙的形式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水泥土挡墙式,依靠其本身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般不设支撑,特殊情况下经采取措施后亦可局部加设支撑。

  排桩与板墙式,通常由围护墙、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

  土钉墙由密集的土钉群、被加固的原位土体、喷射的混凝土面层等组成。

  三、结合实际工程分析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本基坑支护工程为郑州市某小区地下车库基坑,平面形状为矩形,南北宽约135米,东西边长约61米,工程环境非常复杂。西南侧A#楼为18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已施工7层,基坑上坡线距该楼外墙线有15米;南侧B#、C#楼为已建成6层砖混结构住宅,基坑上坡线距该楼外墙线只有1.5米;东临D#楼为已建成6层砖混结构住宅,基坑上坡线距该楼外墙线有18米;北邻一期地下车库,中间有15米宽路相隔;本期地下车库基坑深度约6.3m,属于深基坑。根据《河南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豫建〔2010〕25号文,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要进行专家论证。

  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场内地下障碍物调查资料、周边建筑物、场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场外建(构)筑物状况调查资料以及场外道路交通状况调查资料。该工程的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方案如下:南侧(B#、C#楼北侧部位)采用微型桩+土钉墙+预应力锚杆支护方案,东西两侧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该方案经专家组评审论证后认为方案安全可行。具体设计如下:

  (一)微型桩施工

  超前微型桩桩径110mm,桩长为9m,内置钢管直径48mm,壁厚不小于2.5mm,间距0.8m,钢管外填充碎石,粒径0.5~1.0cm,水泥采用P.C32.5,水灰比0.5左右,孔底注浆反压。

  施工工艺流程:

  放桩位 → 成孔→ 置入钢管(底部为花管)→ 填放碎石→ 孔底压浆至孔口→封孔→ 再次压浆→ 完成一根微型桩施工。

  (二)土钉墙施工

  本工程锚杆长度 3~9m,采用人工成孔。

  1、土钉墙施工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进行

  开挖支护下一层(段)

  2、土钉墙施工方法

  1)开挖工作面:应依据支护工况分层分段进行,分层厚度为1.0—2.0m,分段 20-25m且需预留土墩),土方开挖期间严禁对支护结构产生振动和碰撞。

  2)安设土钉:包括成孔、安装钢筋、注浆等几道工序。

  成孔:对开挖出的边坡进行人工修整,确保边坡的平整度。对土钉位置作出标记。成孔采用洛阳铲等机械,成孔直径100mm和150mm ,成孔倾角5o~15o。终孔后,应及时安设土钉,以防止塌孔。

  安装钢筋:土钉钢筋制作应严格按施工图施工。土钉原则采用通长筋不搭接,如需接长时,采用搭接双面焊接长。土钉定居中支架按图施工,以保证土钉钢筋保护层厚度。安放时,应避免杆体扭压、弯曲。土钉安装之前进行隐蔽检查验收。

  注浆:注浆采用水灰比为0.4~0.55的纯水泥浆,水泥采用P.0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采用初灌、补浆、压浆的顺序。初灌应保证注浆管插入锚杆孔内不少于孔长度的2/3位置开始注浆,当孔口有浆液流出并加压稳定后,方可停止初灌。初灌后5~10分钟开始补浆,最后进行压浆,压浆保证压力不小于1MPa,保证注浆的饱满度。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不能超过 30min,若停留时间较长用清水浆润滑注浆泵及管路。

  3)铺设钢筋网:钢筋网为Φ6.5@300*300,根据作业面层分层、分段编网,钢筋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随坡就势编设,并与土钉连结牢固,保证在喷射砼时不晃动。钢筋网编好后,在其上面焊接加强筋,使土钉、钢筋网、加强筋连成一体。钢筋网安装完毕,自检查合格后及时进行隐蔽验收。

  4)喷射砼:喷射混凝土采用P.C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采用中砂,其含水率控制在5%-7%;石子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最大粒径一般不宜大于10mm。喷射混凝土的面层强度C20,配合比采用水泥:砂:碎石重量比为1:2:2,水灰比为0.40~0.50。喷射厚度平均6cm。

  (三)预应力锚杆施工

  工艺流程:平整工作面→放线定孔位设备就位→成孔→钻进成孔→清孔 →锚固段加工制作→锚索自由段防腐处理→下索,孔底注浆,孔口补浆→初凝后二次劈裂注浆→安装垫板腰梁→ 预应力张拉→检查锁定

  施工方法:

  成孔:

  采用人工洛阳铲成孔,按图纸设计的孔位标高进行测量放线,准确标注孔位,然后按照设计要求的孔深,角度和孔径进行钻孔施工。

  锚杆制作安装

  钢筋应除油污,除锈,排列要均布平直,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间隔1.5-2.0m设置一个隔离架,一次注浆管及二次注浆管应绑扎牢固(一次注浆管在外侧;二次注浆管居中,其它在锚固段长度内作喷浆孔,间距800mm,并用胶带封好,防止一次注浆的浆液流入),注浆管均采用高压塑料管。锚杆自由段应采用塑料护套包裹,与锚固段相交处的塑料应密封并绑扎紧实。最后将锚固段固定好平稳送放置孔底。

  3)注浆

  注浆分两次进行,采用P.O32.5水泥制浆,一次注浆压力0.3~0.5MPa,水灰比0.4~0.5。二次注浆压力为1.2~3.0MPa,水灰比0.45~0.55,二次注浆总量不小于55kg/m,注浆管距孔底0.2m。注浆时,将配制好的浆液用注浆泵通过胶管压入一次注浆管中,浆液从注浆管底端喷出,随着浆液的灌入,逐步上拔注浆管,注意上拔注浆管底端必须始终埋入浆液液面下2m左右,以保证锚固体的浆液连续且密实。注浆直到孔口溢出浆液为止,此时拔出第一次注浆管(转载于 :wWw.bjYLd.com 月亮岛教育网 :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三篇)。二次注浆利用二次注浆花管进行高压劈裂注浆,在达到最高压力后稳压2~3min,此时注浆作业结束。

  4)端头保护

  锚杆注浆完成后外露部分采用胶布及防腐材料包缠好,防止钢筋损伤或生锈。

  5)腰梁垫板的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槽钢应平行放置,采用电焊连接,并保证固定垫板与孔向垂直,与孔中心一致

  6)预应力锚索安装张拉,最终拉力不小于50KGf。

  (四)安全保证措施

  建立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教育、班前教育;

  安全检查;

  基坑周边巡视;

  基坑变形检测预警制度;

  安全管理资料。

  (五)质量技术措施

  1、根据现场给定开挖边线,根据设计方案及现场条件控制每一道土钉的标高;

  2、每一道工序结束,自检合格后方可报验。

  3、基坑纯土钉墙位置,每下挖一层,用线锤挂线进行人工修坡,保证边坡坡率在设计范围内。

  4、对本工程实行全过程质量监控,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施工规程及验收规范,根据设计要求,按制定的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指标及控制参数进行施工。

  5、开工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地质报告,了解设计意图及业主对本工程的要求,掌握施工图纸及其技术标准,要求责任落实到人。

  6、协助甲方确保开挖边线准确,要求单层开挖深度不超过设计深度,最大不能超过1.6米,一层未支护完,严禁开挖下一层。

  7、加强对已有建筑物的变形和位移监测,以及坑壁位移观测。

  四、结束语

  建筑基坑的开挖与支护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结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它是集土力学、水力学、材料才学和结构力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支护结构又是由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体系组成的整体。因此,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施工组织都应当从整体功能出发,将各组成部分协调好,才能确保它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转 载于:www.bjylD.com 月亮 岛教育网: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三篇)
热门标签: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三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