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2020-08-05 教育头条 点击:
 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下面是中国文库-教育资源网为大家整理的“互联网+教育”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

  “互联网+教育”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部署,提升我市“互联网+教育”建设和应用水平,根据《**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市“互联网+教育”建设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和全区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启动大会部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教育治理新模式,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一)认真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争取资金,完成全市各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和各应用系统的兼容配套工作

  (二)加强培训,提升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教研的能力。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评比活动,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应用氛围。

  (四)开展信息化应用示范校的评选工作

  三、实施步骤

  “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的确立,为改革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也为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和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教育”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当前,**市“三通两平台”建设已经全面完成,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100%, 95%的教学班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国家、自治区(省级)和市级三级教育平台全应用,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覆盖率100%,基于互联网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已成为新常态,为推进“互联网+教育”奠定了基础。

  **m市“互联网+教育”推进工作计划分四年初见成效。

  2019年度工作安排如下:

  (一)完善提升**教育云平台

  1.在教育云平台上建设**m教育云平台。

  2.三县区同步在教育云开通应用平台。

  3.各中小学校在教育云(**教育云)开通智慧校园平台,实现市域内各县区、各学校应用在mm教育云(m教育m云)互联互通。

  4.完成**市教育城域网建设规划论证,为本地区个性化应用奠定基础。

  5. 利用mm教育云和**教育云平台开展本地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教育行为测评,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教育质量监测,探索形成本地基础数据供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管理使用。

  (二)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全覆盖

  1.网络学习空间师生开通率达到100%。

  2.培训校长100名,教师3000名。

  3.建设“学在**”网络学习宣传平台。

  4.组织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评比大赛。

  5.组织开展教师全员网络空间应用培训。

  (三)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素养教育

  1.组织**区、**区、**参加全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区建设。

  2.组织市一中、市三中、市mm中学、市实验中学、mm中学、**学校以及自治区级教育厅命名的全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和市教体局命名的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师范校开展融合应用试点。

  3. 建设5所“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示范学校

  4.建成1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

  5.评选30节创新素养与教育精品示范课。

  (四)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建设

  1.组织三县区开展自治区“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建设。

  2.推动**区、**区完成数字校园建设。

  3.启动实施高中学校“在线课堂”,与浙江、北京、上海、福建等发达地区名校建立互助关系,对接一批名师和教研员,依托mm教育云,建设“**云在线课堂”联盟,在市一中、市三中两所高中学校开展异地异校同年级同学科重点章节的“在线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由名师和教研员网上实时点评我市教师课堂。同时,在市一中和市三中利用在线课堂开展本地网络学科教研,充分发挥空中课堂作用。

  (五)利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1.启动实施我市自治区试点工作。

  2.开展全市教师教育行为智能化监测,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数据库,为开展智慧教学提供参考数据。

  3.在5所试点学校各建设一个基于大数据、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VR教室,引入教学管理、学科工具和人机对话等教师教学智能助手和配套教学资源,为教师应用智能助手开展智慧教学探索提供条件。

  4.开展“互联网+教育”全员培训。

  5.完成四所农村薄弱学校(移民学校)与市区优质学校远程同步智能课堂教学研讨。

  (六)推进网络精准扶智行动

  1.安排农村薄弱学校和市区优质学校结对,按需开展互联网条件下的在线课堂教学教研。

  2.支持农村学校及移民学校与浙江等东部地区、mm市个别学校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结对网络教学和教研帮扶关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我市“互联网+教育”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与自治区、县区和学校的沟通协调和协作配合机制(转 载于:Www.bjylD.com 月亮岛教育网 : “互联网+教育”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市“互联网+教育”工作小组的职能作用,协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组建**市“互联网+教育”和人工智能教学专家委员会,聘请部分业内专家、学者和本地人才担任成员,为全市建设应用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指导及年度评估研讨。建立经验推广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加强示范引领。

  (二)加强统筹推进

  对“互联网+教育”建设应用工作进行全面系统部署,编制《**市“互联网+教育”建设方案》,依照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的目标任务,建立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推进机制,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分工。有针对性开展“互联网+教育”综合探索和专项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工作。定期举办论坛和各类交流、观摩活动,总结推广经验成果。

  (三)加强投入保障

  建立“互联网+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落实政府投入主体责任,统筹整合教育经费,保障年度建设任务深入实施。健全政企合作、校企合作机制,吸引企业、研究机构到我市投资建设开发“互联网+教育”和人工智能教学项目、产品。

  (四)加强人才支撑

  加强“互联网+教育”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富有教育经验、专业技术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互联网+教育”推进工作队伍,赋予其具体目标任务及工作职能,明确岗位设置标准和专业发展路径,专门负责“互联网+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互联网+教育”专业培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各相关单位培育一批专业化人才,引领带动“互联网+教育”工作的纵深开展。

  “互联网+教育”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中卫市将紧紧围绕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的目标要求,实施教育云资源协同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全覆盖、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素养教育、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区)数字校园建设、大力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素养教育10项重点工作,开展教育云平台深入应用、普及深化网络空间应用、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创新实验室、推动教师智能研修全覆盖等19项行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教育治理新模式,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保障。

  在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方面,中卫市将通过建设县区级教育城域专网,拓宽互联网出口带宽,切实保障网络视频会议、远程培训与教研、“互动课堂”“数字校园”建设等。积极争取将两县一区及有关项目学校列入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相关任务试点,充分调动政府、社会、企业、学校等各方面力量,构建与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互联网+教育”体系,试出可推广、可复制、可操作的经验,促进全市“互联网+教育”内涵提升、创新发展。

  到2022年,中卫市基本建立信息化创新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新模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明显缩小,实现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跨越式发展。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党建思政、现代教育治理5个方面引领示范,形成一批新时代“互联网+教育”模式。

  “互联网+教育”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等文件精神,落实学校《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坚持以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为重点,根据“点面结合、以点示范、突出实效”的原则,从政策先行、搭建平台、培养师资、项目支撑、推广引导等方面推进我校“互联网+”课程建设。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互联网+”课程建设,建立SPOC(私播课)平台,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学范式的变革,改变教师单向传授与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共同体,实现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具体目标

  充分利用互联网支持下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新技术,组建“互联网+”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校本慕课(SPOC)资源,构建具有富媒体化、知识单元化、学习流程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实现系统性讲授和碎片式学习的有效组合,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和基于纸介的终结性考核的结合,开展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和分析研究。2016-2018年采取自建、购置等多种方式建设60门“互联网+”课程。

  (一)2016年目标

  1.引进“互联网+”课程在线支持平台。

  2.成立“互联网+”课程制作中心,推进“互联网+”课程制作。

  3.在校级课程建设项目中立项10门“互联网+”课程,其中专业基础/核心课不少于6门。

  4.“互联网+”课程在线平台上线课程4门以上。

  (二)2017年目标

  1.建设智慧教室(翻转课堂专用教室)3-5间。

  2.在校级课程建设项目中立项25门“互联网+”课程,其中专业基础/核心课不少于10门,学科基础课不少于5门。

  3.“互联网+”课程在线平台上线课程25门以上。

  (三)2018年目标

  1.建设智慧教室(翻转课堂专用教室)10-15间。

  2.在校级课程建设项目中立项25门“互联网+”课程,其中专业基础/核心课不少于10门,学科基础课不少于5门。

  3.“互联网+”课程在线平台上线课程达到60门。

  四、工作任务

  (一)搭建“互联网+”课程平台。课程平台是推动“互联网+”课程建设的基础条件,学校要搭建起功能丰富的“互联网+”课程网络支持平台,安全稳定的“互联网+”课程资源制作支持平台,管理统一的“互联网+”课程工作微信平台,并建好翻转课堂专用教室(智慧教室)。

  (二)出台“互联网+”课程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推动“互联网+”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学校要通过出台“互联网+”课程评价标准,明确“互联网+”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效果与影响、团队支持与服务以及课程视频与学时等项目的具体要求,确保“互联网+”课程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三)开展“互联网+”课程师资培训。师资培训是推动“互联网+”课程建设的关键条件,学校要举办慕课(微课)及其混合式教学培训班,编制“互联网+”课程平台使用手册,组织专家团队到学校各二学院(部)分别开展“互联网+”课程建设的相关讲座,为每个学院培养出2-3名能够熟悉“互联网+”课程平台和进行混合式教学的骨干教师,以发挥其在“互联网+”教学改革中的示范作用。

  (四)建立“互联网+”课程建设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推动“互联网+”课程建设的重要条件,学校要及时出台“互联网+”课程的管理办法,在工作量计算中向“互联网+”课程倾斜,对开展SPOC/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范式改革的课程按一定系数计算课时津贴;对于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的课程学校给予一定奖励。

  (五)开展“互联网+”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项目立项与建设。“互联网+”课程是学校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主要渠道,是今后2-3年内学校课程类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中心内容。开展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专项的立项与建设工作,重点指向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开展“互联网+”的教学改革。优先支持具有学科专业优势,受众面广,改革实践基础好,改革主题明确,改革思路清晰,改革实施方案具体的课程立项。

  (六)营造“互联网+”课程建设氛围(转 载于:Www.bjyLD.com 月亮岛教 育网: “互联网+教育”推进工作实施方案)。营造氛围是推动“互联网+”课程建设的先决条件,要通过在校报上开设“互联网+”课程建设专栏,定期选登教师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案例和教学改革心得,在校园网上开辟专栏宣传和推广“互联网+”课程建设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组织已上线的《有机化学》等4门市级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开展“互联网+”教学改革的宣讲活动等方式,营造全校教师参与“互联网+”课程建设的氛围。教师发展中心要定期召开SPOC(私播课)/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范式改革研讨会、交流会、观摩会,引导教师参与教学改革。

  五、保障措施

  (一)分工合作,协同推进。推进“互联网+”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人事处、财务、要加强沟通、协调。教务处负责“互联网+”课程的平台建设与维护,课程建设资源购买、师资培训和项目申报等工作。网络信息中心协商教务处负责课程录制、编辑与制作等工作。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人事处和财务处负责“互联网+”课程的政策支持、师资培训、成果认定和资金支持等工作。

  (二)加强投入,确保经费。学校增加教学改革专项经费预算,提高教学改革专项经费比例。在教学经费的执行中,教学改革项目、质量工程项目、教师培训项目的经费向“互联网+”的教学改革倾斜,确保足够的经费推动教学信息化。

  (三)建设资源,满足需求。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要以有利于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为出发点,根据实际需要,建设校本特色讲义、校本特色课件、试题库、案例库,购买MOOC、SPOC、微课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将课程资源与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对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类型的学习需求。

热门标签:
《“互联网+教育”推进工作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互联网+教育”推进工作实施方案.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