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附答案

时间:2017-12-19 中考 点击:

  诗词鉴赏题中考语文的必考题型。 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2017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附答案。

  2017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两项是

  A.上阕一二句写登高兴亭时的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写出了战火未熄的时代背景。

  B.上阕三四句借用战国高渐离和荆轲的典故,“凭高酹酒”给人以惋惜悲哀之感。

  C.上阕五句切“高兴亭”之亭名,“悠”字似喜实悲,为后文的想象蓄势。

  D.下阕用灞桥等借指古都长安,“应待人来”暗示旧山河迫切等待着宋军的收复。

  E.题目中,诗人登高远望长安南山,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达无疑。

  15.赏析“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两句。

  参考答案:

  14.BC

  15.“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二句,以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这南山的明月,道是无情却有情,满怀情意地让漂浮的暮云散去,皎洁月光把诗人遥望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为国家命运而愁苦的诗人对此又怎能不喜出望外呢!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自然条件,诗人站在高兴亭上,放眼远望,把想象的射程瞄向长安,目标是如此集中清晰。

  2017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朱湾

  寻得仙源访隐沦①,渐来深处渐无尘。

  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

  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②。

  注释:①隐沦:泛指神仙。②如今不是秦: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紧承题意,点名入山寻访隐者。诗人将“隐者”与“隐沦”作对比,把隐者隐居的东溪形容为仙源,流露出他对韦九山人的崇敬之情。

  B.颔联“唯”“始”两个副词用得贴切,既表明诗人一路前行的状态,更惟妙惟肖地传达了那种乍惊还喜的心情。从章法上看,此联照应了上联中的“仙源”一词。

  C.“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巧用设问,一问一答,紧密呼应。“人”的出现给山色增添了几分盎然的生气。

  D.尾联以议论作结,标举承平而隐的风尚。“朝市”泛指尘世。韦九山人为了逃避世俗烦恼以及无法人世的困惑,隐逸山林,实为避祸之举。

  E.全诗语言自然清新,诗脉婉转流畅,意境淡远悠长。诗人通过对隐者东溪草堂的描绘,表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超脱情怀。

  1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5分)AD 【评分标准】选A得3分, 选D得2分,共5分,选B.C.E不得分。

  【解析】A.本题考查对诗歌句意和表达技巧鉴赏能力。“诗人将‘隐者’与 ‘隐沦’作对比”说法错误。诗人以“隐沦”指代韦九山人。

  D.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和内容的分析能力。“韦九山人为了逃避世俗烦恼以及无法入世的困惑,隐逸山林,实为避祸之举”说法与“标举承平而隐的风尚”前后矛盾。尘世之中尚为承平之世,不是秦末乱世,韦九山人隐逸山林不是避祸之举,而是天性使然。

  15.(共6分,其中答出情感给2分,分析每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转 载于:Www.BjYld.com 月亮 岛教育网: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附答案)。)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厌倦朝市、向往归隐的心情。(或对污浊尘世的厌弃,对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的喜爱。)(2分)(1)首联“无尘”二字写出了诗人对于幽静安宁的山林的欣赏,也透露出作者对污浊尘世的厌弃。(1分)(2)颔联“唯通马”足见深山之僻野幽邃,“始见人”则更进一步表现了曲径通幽的意境,紧扣诗题中的“隐”。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1分)(3)颈联描写了一个四面云山、寥阔寂静、远离尘俗的美好境地,宛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表现作者对幽静僻远的自然环境的喜爱。(1分)(4)尾联虽以议论作结,但作者对韦九山人隐逸山林天性使然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1分)

  2017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酬屈突陕

  酬屈突陕①

  刘长卿②

  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

  乡③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

  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

  注:①屈突陕:人名。②刘长卿:唐代诗人,因性格刚直,多次被贬,流放在外。③乡:通“向”,窗户。

  10.请简要说明首联写景的作用。(4分)

  1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0.(4分)①描写了落叶凋落的萧杀秋景;②突出生活处境的艰难;③渲染了凄清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④引出下文的叙写,与“贫”相照应。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1.(6分)①借“秋叶纷纷”“萧条环堵”之景表达内心的伤感;②“归无路”表达思乡难归的愁苦;③“病且贫”表达贫病交加的忧伤;④“菊花能醉去官人”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归隐生活的陶醉(或:表达仕途失意的惆怅);⑤“怜君计画谁知者”表达对屈突陕怀才不遇境遇的同情(或:表达对屈突陕无人赏识的忧愤)。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意思对即可。


热门标签: 2017年中考诗词鉴赏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附答案.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